市场交易电量37787.4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19.3%;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,建立“能跌能涨”的市场化电价机制;新版“两个细则”发布,辅助服务进入“2.0时代”;首次绿色电力交易启动,以市场机制创新落实“双碳”要求……
2021年,我们了解,面对绕不开躲不过的难题,迎难而上是改革路上唯一的选择;我们证明,正视问题、形成共识,能够催生出变革的强大动力;我们确信,电力市场建设向前的每一步都将成为历史中的闪光细节。
建立“能跌能涨”的市场化电价机制
2021年10月12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《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。
这一重磅文件引起行业内外高度关注,其原因不外乎两点:一是《通知》下发前一个月,一场从华东、华南蔓延至华北、东北近年来最为严峻的“电力供需紧张潮”的爆发;二是作为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关键环节——价格政策的重大变化。
《通知》明确,在发电侧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上网电价,在用电侧有序放开工商业用户用电价格,建立起“能跌能涨”的市场化电价机制。在此之前,我国已有70%的燃煤发电电量参与电力市场。《通知》发布后,剩余30%的燃煤发电电量也将全部进入电力市场,通过市场交易在“基准价+上下浮动”范围内形成上网电价。
“从当前看,改革有利于进一步理顺'煤电'关系,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;从长远看,将加快推动电力中长期交易、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发展,促进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,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,服务能源绿色低碳转型,并将对加快推动发用电计划改革、售电侧体制改革等电力体制其他改革发挥重要作用。”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曾表示。
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能不能突破,既考验勇气,也考验智慧。与加快电价改革同样,2021年11月24日,《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》审议通过,让人们真切感受到,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势在必行。
“要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,加快建设国家电力市场”“有序推动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”“科学指导电力规划和有效投资”“发挥电力市场对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支撑作用”……可以预见,“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”将成为2022年以及未来多年我国电力市场建设的关键指引。
辅助服务市场迎来政策落实年
作为电力系统的“调节器”,辅助服务市场在提升电力系统综合调节能力、增加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来自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,2021年,全国范围内增加系统调峰能力超9000万千瓦,相当于90座百万千瓦级抽水蓄能电站,为清洁能源增加发电空间近800亿千瓦时,减少近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。
随着2021年12月21日《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办法》《电力并网运行管理规定》(以下简称“新版'两个细则'”)的发布,深化辅助市场建设再进一程。
新版“两个细则”将提供辅助服务主体范围由发电厂扩大到包括新型储能、自备电厂、传统高载能工业负荷、工商业可中断负荷、电动汽车充电网络、聚合商、虚拟电厂等主体,鼓励各类灵活性资源、市场化用户的参与。
业内普遍认为,新版“两个细则”生效后,电力辅助服务领域的顶层规则将迎来重大变化。各类灵活性资源、市场化用户的参与,或将激活“一池春水”,为辅助服务市场带来更多商机。
“新版'两个细则'继承了中发[2015]9号文以来的电力体制改革成果,融入了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最新实践,是对电力系统运行管理机制和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机制的全方位创新。”国家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主任孙大雁表示。
在新版“两个细则”发布的同一天,《南方区域电力辅助服务(备用)市场建设方案》同时印发。方案明确,将采用“日前出清+日内调整”的模式组织跨省备用市场交易,是南方区域探索统一调频辅助服务市场建设,扩大市场覆盖范围的重要实践。
值得注意的是,2022年1月12日,国家能源局发布《2022年能源监管工作要点》中明确,建立用户参与的辅助服务分担共享机制,全面推动高载能工业负荷、工商业可调节负荷、新型储能、电动汽车充电网络、虚拟电厂等参与提供辅助服务。推进区域辅助服务市场建设,启动南方区域备用市场、川渝一体化调峰市场试运行。
可以预见,随着新版“两个细则”的发布,与地方政府的推进,2022年将是新版“两个细则”的政策落实年。
绿电交易满足绿色转型“刚需”
2021年6月11日,国家发改委发布《关于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“《通知》”),这是风电、光伏发电正式步入无补贴时代后最具标志性意义的一项政策,其发布释放出了清晰的价格信号。
《通知》称,2021年新建项目上网电价,按当地燃煤发电基准价执行;新建项目可自愿通过参与市场化交易形成上网电价,以更好体现光伏发电、风电的绿色电力价值。
《通知》发布后三个月,我国首次绿色电力交易启动,共有17个省份259家市场主体参与,达成交易电量79.35亿千瓦时。
以风电、光伏等绿色电力产品为标的物,反映绿色电力的电能价值和环境价值。这是继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国家能源局批复《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方案》后开启的绿电消费新模式,是以市场机制创新落实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的重要举措。
在“双碳”背景下,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意味着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新形势、新任务,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边界条件、发展逻辑以及发展机制都将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。这其中,可再生能源发展将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是大势所趋。
同样被行业关注的还有2021年正式上线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(简称“全国碳市场”)。全国碳市场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,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000余家,年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。
业内专家认为,后续,绿电交易将与碳市场等有序衔接,电-碳市场的顶层设计将逐步完善。未来,相关数据将争取实现贯通,绿电交易实现的减排效果可以核算到相应用户的最终碳排放结果中,更多主体将以此为激励参与到绿电交易中。